上午好,欢迎参加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3位负责人,请他们介绍今年以来总站在“守护国门边境,服务开放发展”等方面的最新情况。
首先为大家介绍出席本场发布会的各位嘉宾,他们是: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总站长汪斌,请他为大家做主旨介绍;出席本场发布会的还有两位副总站长,他们是:副总站长康宏智,副总站长杨继锋,他们将和汪斌总站长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本场发布会设置三个环节:一是主旨发布、二是答记者问、三是回答网友提问。
首先,请黑龙江边检总站的总站长汪斌做主旨发布。
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总站长汪斌: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和驻守在我省边境口岸一线的全体移民管理警察,向各位长期以来对移民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总站今年以来“守护国门边境,服务开放发展”工作情况。
年初以来,我们以改革赋能发展,打造高效便捷的口岸服务生态,助力龙江向北开放。一是紧跟全局战略,织密边检服务网络。全面跟进服务黑瞎子岛公路口岸、黑河索道、大庆机场口岸开发开放,助力哈尔滨货运航空枢纽建设,优质服务边境游、跨境游,打造高效便捷的出入境通道,全力支持口岸对外开放。二是保障重大活动,擦亮龙江“国门名片”。立足边检职能,主动对接亚冬会、哈洽会、中俄跨境马拉松等重要活动,按需提供专用通道、专区查验、专业引导等通关保障,有序确保了赛会人员高效顺利通关,彰显了中国风范、龙江风采。三是助力对外贸易,提速口岸通关效率。近年来,我们连续推出32项通关便利措施,今年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有关政策规定,制定便利外商来华投资、保障外贸运输畅通、优化中欧班列通关查验等六方面服务举措,进一步优化流程、简化环节。年初至今,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同比上升24.5%。四是优化政务服务,群众办事更加舒心。通过设立移民事务首站服务中心,为入境人员提供精准咨询服务,全力确保哈尔滨航空口岸240小时过境免签、对俄免签等便利外国人来华政策落实落地;依托国家移民管理机构12367服务平台,为中外旅客提供24小时中英文咨询服务,先后接处热线来电2.9万通,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我们以坚守筑牢防线,构建全域联动的边境防控格局,守护祖国北疆安全。一是排查整治涉边隐患,让边境治安环境更清朗。统筹把握边境安全形势,发挥移民管理效能,会同涉边单位开展冬、夏边境管控专项行动,重要节点部署系列边境清查,排查整治涉边隐患问题188处,边境治安始终保持平稳态势。二是夯实稳定根基,打造“平安边境”好品牌。以“六千里边关筑堡垒”警地党组织共创平安边境活动为载体,聚力打造“平安边境”模范创建“龙江品牌”,充分发挥逊克县、乌苏镇、二九〇农场等全国平安边境模范县市、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辖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受(立)案同比下降8%和12.7%。三是建强管控网络,守住边境安全“防护线”。按照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要求,深入构建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常态开展军警民联巡联查、联管联宣,日均出动警力千余人次,祖国“北大门”更加坚固稳定。
我们以治理激活动能,创新新时代边境基层治理模式,服务边疆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深化警务改革,让移民管理更有温度。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办证”“现场受理+快递送达”、户籍业务“一站式”办理等模式,节假日开展延时、错时和预约服务,提供上门办证、送证上门服务,累计办理户籍等业务21.8万余次,帮助群众捎办代办事项7200余件。二是聚焦矛盾化解,让边境辖区更加安宁。充分发挥边境派出所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融合推进“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建立辖区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机制,积极解决影响辖区安全稳定的苗头隐患和现实问题1620余起,做到防范未然。三是助力边疆振兴,让边民生活更加红火。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开展“全季护游”行动,建设“护游”警务室175个,化解涉旅纠纷618起;与省文旅厅签订《关于做好边境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为边境游开放20余个内部红色教育基地,大兴安岭北极镇洛古河夫妻警务室等已经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点,深受游客喜爱。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介绍的内容,谢谢。
王拾犇:
谢谢汪斌总站长的情况介绍。下面进行本场发布会的第二个环节,回答记者提问,有问题的记者朋友可以举手示意,在提问前请先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央视网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黑龙江边检总站陆续出台系列措施,服务全省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请问今年,总站又推出了哪些新举措?
王拾犇:
这个问题请汪斌总站长回答。
汪斌:
感谢您的提问。今年,我们围绕建设“六个龙江”、推动实现“八个振兴”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六项服务举措,具体是“为来华投资外商提供通关便利、协同保障外贸运输畅通、服务保障跨境能源设施建设维护、优化中欧班列通关查验流程、优化设置移民服务中心、支持优化口岸开放布局”,概括起来就是“分类施策、优化程序、增强效能”三个方面。“分类施策”方面,在陆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口岸,通过开设专用通道、优化“中欧班列”备案员工查验手续、视情“一次办妥”船舶出入境手续、实行重点货运航班专区验放、提供7×24小时通关保障,实现了“零等待”作业、“零延时”验放;“优化程序”方面,对经常自同一陆地口岸出入境的、从事跨境运输的中国籍员工,经边检站备案后,出入境时可不加盖验讫章,简化查验手续;在水运口岸,将国际航行船舶的纸质申报,由单证模式改为线上审批,在线受理上下外轮、搭靠外轮许可,实现全程网办。比如三周前,在黑河举办的中俄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中,我们就采取了“查验前置+闭环管理”的查验模式,为赛事人员、车辆提供无感式通关服务,实现了大型赛事通关保障新突破。“增强效能”方面,主动联合有关部门,推行“快速通关+办照”直行服务,为来华投资外商本人及家属提供预约通关;同时,我们在全省口岸开设进出口货物“快捷通道”、救助抢修“紧急通道”、重要项目“专用通道”、边境旅游“自驾通道”,通过预约通关形式,为载有鲜活产品、民生物资等跨境交通运输工具优先办理出入境手续,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我就介绍到这里。
王拾犇:
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
新华社记者:
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政策,对多个国家试行免签,请问边检机关如何保障这些政策在黑龙江落实落地?
王拾犇:
请康宏智副总站长回答这个问题。
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副总站长康宏智:
感谢您的提问。今年9月15日起,我国对俄罗斯试行单方免签政策,单方免签国家范围扩大至47个,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目前,我省口岸主要涉及的有240小时过境免签、旅游团体免签,以及对俄罗斯等47国免签等政策,为外国旅客来华提供更多便利。
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边检机关保障口岸通关、应对客流高峰的主要举措。
一是优化警力和通关布局。我们在口岸现场根据旅客流量和群体变化,动态调整中国公民、外国人、团体人员通道数量和比例,科学调配警力、开足查验通道,实时监测预警口岸现场旅客客流变化,动态调整查验措施,合理均衡现场旅客候检时间,保障旅客顺畅通关。
二是强化能力与设备支撑。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多轮针对免签政策解读、旅客常见问题处理等内容培训,提升了民警业务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设备,像生物信息核验系统、证件智能采集设备等,快速准确地核实旅客身份信息,实现快速查验、快速通关。同时,我们选派了业务精湛的民警在口岸现场担任引导员,为旅客提供政策咨询、协助填写入境卡等服务。还设立了便民服务点,为旅客提供饮用水、急救药品等,全方位提升旅客通关体验,让旅客感受到高效、便捷、贴心的服务。
三是深化跨部门协同联动。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与涉口岸单位和部门的协调对接,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力量互助,共同处理好口岸应急突发情况,全力维护口岸安全稳定,切实为旅客营造安全有序的通关环境。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王拾犇:
大家可以继续举手提问了。
黑龙江日报记者:
刚才主旨发布中提到,黑龙江边检总站积极开展“全季护游”行动,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王拾犇:
请杨继锋副总站长回答这个问题。
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副总站长杨继锋:
感谢您的提问。
今年,我们与省文旅厅签署了《关于做好边境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涉旅协作,共同提升保障边境口岸旅游安全、服务旅游产业发展的能力水平。从去年开始,我们总站部署开展了全省移民管理机构“全季护游”系列行动,通过保障通关等12项护游举措,全领域打造“便民服务有热度、治安防控有厚度、综合保障有力度”的全季护游特色警务,梳理涵盖两极(漠河北极、抚远东极)、一湖(兴凯湖)、一岛(黑瞎子岛)等边境旅游热点113处,主动与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应急管理以及景区管理部门建立旅游市场安全问题滚动排查、情况互通、联合治理机制。我们在边境沿线设置边境警务室、景区警务室175个,开通便民服务窗口,推行限时、延时、错时和预约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供政策解答,方便业务办理。年初以来,我们共排查化解边境口岸涉旅风险隐患58处,优化管理措施22项,成功化解各类涉旅纠纷618起,为边境游、跨境游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
近年来,到国门打卡、与界碑合影,重温红色岁月、聆听革命故事,成为国庆假期旅游的新风尚。国庆中秋长假将至,在此,我着重推介一下,我们也为到边境旅游的游客开放了北极边境派出所荣誉室等内部红色教育基地,绥芬河国门就在我们监管区内,位于虎林市虎头镇边境线上的292号界碑,因为立于2014年,谐音“爱就爱你,爱你一世”而成为网红打卡点,这也是表达了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戍边人对祖国深沉的爱,欢迎大家国庆假期前来打卡,如果想进入我们移民管理机构内部红色教育展馆参观,请提前预约,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大家参观需求。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王拾犇:
由于时间关系,请记者朋友们再提最后一个问题。
香港商报记者:
前段时间,黑龙江边检总站举办的首届警犬实战大比武备受关注,能否介绍一下总站在警犬技术运用方面有哪些经验?
王拾犇:
这个问题还是请杨继锋副总站长回答。
杨继锋:
感谢您的提问。
警犬技术是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高度重视警犬技术在移民管理执勤执法工作中的应用,探索“警犬+”技战法,将警犬技术与视频、DNA、指纹、足迹、无人机等技术深度融合。拥有22项警犬技术类国家专利,警犬分队参加了亚冬会、天津上合峰会等重要活动安保工作,发挥了“出奇兵、见奇效”的作用。我们总站还制定了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巡逻警戒犬口岸限定区域使用规范》《巡逻警戒犬边境检查站执勤现场使用规范》两个行业标准,在提升警犬技术新质战斗力方面,走在了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前列。下步,我们将在警犬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实战化水平上下功夫,通过举办一年一次的警犬技术实战比武提升各用犬单位的实战水平;推广警犬应用行业标准,规范警犬在边境口岸使用;举办移民管理系统警犬技术精修班、骨干班等培训,提升警犬在维护口岸边境稳定,打击违法犯罪、服务辖区群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就介绍这些。
王拾犇:
谢谢刚才4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进行本场发布会的第三个环节,回答网友提问。为了更加精准的回应社会关切,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本场发布会前,我们在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网和黑龙江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征集了广大网友关心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请几位嘉宾现场作答。
请征集问题的媒体代表网友提问。
“黑龙江发布”微信公众号编辑:
留言区有网友留言:我想和朋友一起在十一假期出国旅游,每年这个时候口岸出入境人员一定会增多,请问边检部门有哪些暖心服务帮助大家顺利通关、快速通关?请回答一下,谢谢。
王拾犇:
请康宏智副总站长回答这位网友的问题。
康宏智:
感谢您的提问。年初以来,亚冬会成功举办,冰雪热持续升温,240小时过境免签、对俄试行免签等政策的陆续实施,中外人员交流日益频繁,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外旅客跨境游需求旺盛,预计我省口岸将迎来出入境高峰,为保障节日期间中外游客顺畅通关,我们采取三方面措施:
一是加强出入境流量和口岸运行情况监测。及时发布口岸通关“两公布一提示”,为出入境人员行程安排提供参考。
二是科学组织勤务。预置充足警力,开足查验通道,创新查验模式,加强提示引导,确保客流高峰时段及时削峰、动态削峰,确保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
三是密切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稳妥做好通关高峰期客流疏导和交通配套综合保障,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保障能力,共同确保口岸通关安全高效顺畅。
在此,提醒广大出入境旅客,在通关过程中如遇困难,可随时拨打国家移民管理机构12367服务热线或向现场执勤的移民管理警察寻求帮助。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王拾犇:
提问请继续。
黑龙江网维度新闻记者:
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近期,我看到了媒体报道的洛古河夫妻警务室“霜花夫妻”的事迹,他们驻守风雪边关,一心服务为民,让我深受感动,也对边检队伍充满敬意。能否再和我们分享一些戍边人群体的故事?
王拾犇:
请杨继锋副总站长回答。
杨继锋:
首先,感谢广大网友对我们这支队伍的关心和关注。
在漠河市北极边境派出所洛古河夫妻警务室,我们的民警史先强和爱人沈欣,冒着零下50度的严寒巡边,霜花挂满脸颊,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霜花夫妻”。在黑龙江省2981公里的边境线上,都有我们移民管理警察常年驻守,在我们队伍里,还有很多像“霜花夫妻”一样的人,比如,在华夏东极黑瞎子岛边境管理大队,老家在海南省的年轻民警张鑫,每年有六七个月的时间在界江上巡逻执勤,守护照进祖国的第一缕阳光。在东宁市大肚川边境派出所,民警王智刚坚守中俄界河28年,从“青丝”守到“白发”,从“小王”变成“老王”。在中俄黑河公路大桥、中俄同江铁路大桥上,我们边检民警冒着零下40多度的极寒,24小时坚守执勤岗位,守护出入境口岸畅通,可以这样说,在最冷的地方,最险的地方,最苦的地方,都有我们移民管理队伍的身影,他们坚守在国门边境一线,维护边境安全稳定和正常出入境管理秩序,为龙江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最偏最远最放心,最北最冷最忠诚”的使命担当,在此,我诚挚邀请各位记者朋友们,到我们边境口岸去走走看看,用你们的镜头和笔触,把戍边人热血守边关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谢谢大家。